沅江居洞庭之南,因沅水歸宿之地而得名,境納“湘資沅澧”四水,呈“三分垸田三分洲,三分水面一分丘”的地貌特征。全市現轄10個鎮、2個街道和2個濕地保護中心,2024年戶籍人口68.72萬,面積2129.45平方公里。中心城區匯聚資水、沅水“兩江”,坐擁浩江湖、蓼葉湖、下瓊湖、上瓊湖、石磯湖、胭脂湖和榨南湖“七湖”。作為湖南省特色縣域經濟重點縣(市)、湖南省衛生城市、湖南省文明城市,一座“湖在城中、城在湖里、湖城一體”的秀美生態水城正魅力彰顯,一片投資興業的希望熱土正愈發充滿活力!沅江人文底蘊深厚。南朝梁武帝普通三年(522年)建縣,1988年經國務院批準縣改市。中國最大的內陸島——赤山島上曾出土...
更多>>沅江居洞庭之南,因沅水歸宿之地而得名,境納“湘資沅澧”四水,呈“三分垸田三分洲,三分水面一分丘”的地貌特征。全市現轄10個鎮、2個街道和2個濕地保護中心,2024年戶籍人口68.72萬,面積2129.45平方公里。中心城區匯聚資水、沅水“兩江”,坐擁浩江湖、蓼葉湖、下瓊湖、上瓊湖、石磯湖、胭脂湖和榨南湖“七湖”。作為湖南省特色縣域經濟重點縣(市)、湖南省衛生城市、湖南省文明城市,一座“湖在城中、城在湖里、湖城一體”的秀美生態水城正魅力彰顯,一片投資興業的希望熱土正愈發充滿活力!沅江人文底蘊深厚。南朝梁武帝普通三年(522年)建縣,1988年經國務院批準縣改市。中國最大的內陸島——赤山島上曾出土...
更多>>“洞庭天下水”,沅江市地處八百里洞庭腹地,位于湖南省北部,益陽市東北部,以沅水歸宿之地而得名。東北與岳陽縣交界,東南與汨羅市、湘陰縣為鄰,西南與益陽市接壤,西與漢壽縣相望,北與南縣、大通湖區毗連。東西長約67.67公里,南北寬約53.45公里。地理坐標為東經112°14ˊ37"至112°56ˊ20",北緯28°42ˊ26"至29°11ˊ17"。全市總面積為2019.7平方公里,約占湖南省總面積的1.07%。地域接納湘、資、沅、澧四水,吞吐長江,河湖相通,連接成網,呈“三分垸田三分洲,三分水面一分丘”的地理格局。世界著名的南洞庭濕地保護區,深藏在沅江這個水鄉澤國。
更多>>沅江市位于湖南省北部,益陽市東北部。地理坐標為東經112°14′37〞-112°56′20〞,北緯28°42′26〞-29°11′17〞。東北與岳陽縣交界,東南與汨羅市、湘陰縣為鄰,西南與益陽市接壤,西與漢壽縣相望,北與南縣、大通湖區毗連�! °浣休�2個街道、10個鎮:胭脂湖街道、瓊湖街道、南大膳鎮、黃茅洲鎮、四季紅鎮、陽羅洲鎮、草尾鎮、泗湖山鎮、共華鎮、南嘴鎮、新灣鎮、茶盤洲鎮。
更多>>沅江,又稱沅水,長江流域洞庭湖支流。沅江市以“沅水歸宿之地”而得名。(《太平寰宇記》卷113岳州橋江縣:隋開皇“十八年,改安樂縣為沅江縣,蓋取沅水為名”�!袊孛Z源詞典)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,沅江即有人類繁衍生息。出土文件證明,距今5000年左右,在赤山、漉湖等地,就已形成村落。進入青銅器時代后,在今蓮子塘一帶,聚居村落已趨密集�! |周以前,沅江屬《書·禹貢》所載九州中的荊州管轄。春秋戰國時期,沅江成為了湘楚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。戰國時期為楚國黔中郡屬地。秦屬長沙郡。西漢屬益陽縣,南朝梁武帝(公元522年)置藥山縣為沅江市境置縣之初。隋改為安樂縣,因沅江在縣境注入洞庭湖而改名沅江縣、宋改...
更多>>微信公众号
“湘易办”超级服务端